English
联系我们
主任邮箱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征镒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1日

吴征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吴征镒,男,1916年6月出生,研究员,1955年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中国植物志》是表征我国高等植物特征与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吴征镒院士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在系统分析我国被子植物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提出被子植物“多系-多期-多域”起源的新观点和“八纲系统”的新方案。

  吴征镒院士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为资源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植物区系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和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国之初,他负责橡胶宜林地的考察,与其他科学家共同解决了我国橡胶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紧缺得到缓解。他提出了植物有用物质形成与植物物种分布区形成历史相关联的理论,推动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寻找、开发利用以及引种驯化等工作。他先后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重大建议,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施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吴征镒院士主持编著了《中国植物志》(包括英文版)、《中国经济植物志》、《中国植被》、《西藏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75篇;2007年1月还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典》主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共6项、国际奖1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征镒院士治学严谨,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吴征镒院士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