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主任邮箱
通知公告
2002年—2004年科技成果概况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2日

  2002年—2004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范围共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个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以及36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现将2002年—2004年科技成果统计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科技成果概况

1. 基本情况

  2002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6697项,其中,地方登记20787项,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5910项,分别占成果总数的77.86%和22.14% 。在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国家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15.32%,其中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占0.87%,科技攻关计划占3.87%;部门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12.97%;地方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22.34%;国家、部门、地方及民间的基金项目占成果总数的11.91%;横向委托和自选课题项目分别占成果总数的2.89%和27.01%;国际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占成果总数的0.72%;其他来源占成果总数的6.84%。从成果类别来看,基础理论成果1808项,占成果总数的6.77%;应用技术成果23649项,占88.58%;软科学成果1240项,占4.65%。从完成单位的性质来看,由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成果5543项,占成果总数的20.76%;大专院校完成的成果5640项,占21.13%;企业完成的成果8821项,占33.04%。

  2003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有明显增长,共登记科技成果30486项。其中,地方登记22708项,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7778项,地方登记成果和部委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74.49%和25.51%。2003年首次对登记的科技成果所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和制定标准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在年度上报的科技成果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项目数为2501项,占登记项目总数的8.20%,其中,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项目比例分别占11.64%和11.52%。2003年登记成果仍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果为主。在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新技术和新产品分别占40.75%和23.97%,二者合计占登记总量的近65%。与2002年相比,新技术类应用技术比例略有下降,农业、生物新品种类应用技术比例略有增长

  2004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31720项,比2003年增长4.05%。其中,地方登记23736项,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7984项。地方登记成果和部委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74.83%和25.17%。在年度上报的科技成果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项目数为2865项,占登记项目总数的9.03%,其中,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项目比例分别占10.18%和13.84%。从成果来源看,登记的成果仍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为主,自选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来源于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占49.10%。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9.60%,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总数的24.03%,部门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15.47%,自选项目成果占28.92%。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中,863计划项目585项,占登记成果比例1.92%;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87项,占登记成果比例3.57%;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6项,占登记成果比例3.24%。从成果类别看,共登记基础理论成果283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95%;应用技术成果27363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6.26%;软科学成果1518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79%。

2.成果评价方式

  2002年—2004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仍然呈现以鉴定为主,验收和评审为辅,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的状态,其中,行业准入项目比例逐年提高,2004年比2002年提高1.79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1.08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2-2004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2002

2003

2004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鉴定

19963

74.78

22885

75.07

23071

72.73

验收

2372

8.89

2997

9.83

3543

11.17

评审

1867

6.99

2166

7.10

2221

7.00

行业准入

399

1.49

672

2.20

1039

3.28

评估

-

-

1011

3.32

1103

3.48

结题

-

-

755

2.48

743

2.34

*其他

2096

7.85

-

-

-

-

注:*2002年“其他”项指“评估”和“结题”合计数


3.成果水平

  科技成果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根据对2004年上报的27363项应用技术成果水平的分类统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7463项,占27.27%,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占4.37%;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共18702项,占68.35%;其他水平的成果占4.38%。

  从2002年—2004年近三年的成果水平构成看,全国登记应用技术成果水平比例分布没有大的变化(见表2)。

表2 2002-2004年应用技术成果水平构成

成果水平

2002

2003

2004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国际领先

942

3.98

1170

4.36

1196

4.37

国际先进

5848

24.73

6136

22.86

6267

22.90

国内领先

10929

46.21

12112

45.13

13215

48.30

国内先进

4881

20.64

6146

22.90

5487

20.05

国内一般

1049

4.44

1273

4.75

1198

4.38

总计

23649

100.00

26837

100.00

27363

100.00


注:该成果水平统计包括技术改造成果

3.成果完成单位 

  企业仍是主要成果完成单位。从2002年—2004年3年来看,成果完成单位按成果数量排序依然企业是第一位,达到32%以上;独立科研机构位居第二;大专院校居第三;医疗机构为第四(见表3)。

表3 2002-2004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


2002

2003

2004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项目数

构成(%)


独立科研机构

5543

20.76

6794

22.28

6869

21.66


大专院校

5640

21.13

6546

21.47

6857

21.62


企业

8821

33.04

10084

33.08

10286

32.43


其中:科研机构转制企业

616

2.31

438

1.44

648

2.04


医疗机构

3766

14.11

3783

12.41

4115

12.97


其他

2927

10.96

3279

10.76

3593

11.32


合计

26697

100.00

30486

100.00

31720

100.00



4.成果完成人员

  2002年—2004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在单位属性、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构成等方面都更趋于合理化。

  从单位属性看,企业科研人员比重最大,其次大专院校研究人员,再次是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

  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科研人员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从2004年登记数据统计表明,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191778人次,占全部登记成果完成人总数的91.02%,比2003年提高1.31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科技成果研究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2002

2003

2004

35岁以下(含35岁)

38.93   

33.11   

35.00   

36-45岁

36.04   

38.69   

39.51   

46-55岁

14.31   

17.91   

16.51   

56-65岁

8.35   

7.37   

6.13   

65岁以上

2.37   

2.92   

2.85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从学历构成看,2002年—2004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中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仍逐年增长。2004年的数据统计表明,科技成果完成人中博士研究生为26132人次,占12.40%,比2003年提高1.97个百分点;硕士研究生为38926人次,占18.47%,比2003年提高0.32个百分点;本科以下学历人员构成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见表5)。

  从职称构成看,具备较高职称的研究人员保持较高的比例。与2003年比,2004年登记的成果完成人中,院士为539人次,占0.26%;正高级技术职称的完成人为39642人次,占18.81%,比2003年减少0.37个百分点;中级和初级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构成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见表6)。

表5 科技成果研究人员学历构成(%)

学历结构

2002

2003

2004

博士研究生

9.56

10.43

12.40

硕士研究生

15.76

18.15

18.47  

大 本

51.08

50.09

48.89  

大 专

16.41

15.01

14.10  

中 专

5.36

4.38

4.06  

其 他

1.83

1.94

2.08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表6 科技成果研究人员职称构成(%)

职称

2002

2003

2004

院士

0.29  

0.29  

0.26  

正高

17.30  

19.18  

18.81  

副高

29.53  

29.54  

27.64  

中级

34.75  

33.06  

34.01  

初级

11.51  

10.83  

11.45  

其他

6.62  

7.1  

7.83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5.经费投入情况

  科技成果累计投入显著增长,处于比较合理的比例构成。从2002年的2225.46亿元,到2003年的5383.05亿元,再到的11253.38亿元,三年间累计投入增加了5倍。以2004年为例,国家累计投入1450.2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2.89%,比2003年下降13.04个百分点;部门累计投入984.58亿元,占8.75%,下降15.17个百分点;地方累计投入1210.04亿元,占10.75%,下降3.51个百分点;自有资金累计投入3065.63亿元,占总投入的27.24%,提高2.03个百分点;基金累计投入165.14亿元,占1.47%,下降0.05个百分点。在全部经费投入中,地方登记科技成果累计资金投入8265.01亿元,占全国投入总额的73.44%,比例提高14.58个百分点;部门登记科研成果累计投入共2988.37亿元,占全国投入总额的26.56%,比2003年减少14.58个百分点。2002-2004年科技成果累计投入分布见表7。

表7 2002-2004年科技成果累计投入分布

机构

2002

2003

2004


投入(亿元)

构成(%)

投入(亿元)

构成(%)

投入(亿元)

构成(%)

企业

1090.06 

48.98 

1795.53 

33.36 

6175.89 

54.88 

大专院校

242.16 

10.88 

1747.79 

32.46 

2442.02 

21.70 

独立科研机构

353.13 

15.87 

970.08 

18.02 

1365.49 

12.13 

医疗机构

64.95 

2.92 

360.57 

6.70 

2687.33 

2.39 

其他

475.16 

21.35 

509.08 

9.46 

1001.25 

8.90 

合计

2225.46 

100.00 

5383.05 

100.00 

11253.38

100.00 












注:科技成果的经费投入是指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登记成果期间,该项目在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全部资金。由于科技成果从投入研究到成果登记要历时数年,且不同项目研究时间长短不一,这些数据仅反映某阶段研究成果投入,不反映当年的投入情况。

二、科技成果分类分析

1.基础理论成果

  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仍占主导地位。2004年国家科技成果库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来源构成中,国家、部门、地方计划项目占81.46个百分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比例比2003年提高3.79个百分点,达27.03%。部门项目(部门计划﹢部门基金项目)所占比例比2003年下降2.06个百分点,达28.04%,地方项目(地方计划﹢地方基金项目)比例提高0.75个百分点,占26.39%。

(1)成果评价方式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以评审为主要评价方式。根据国家科技成果库中2004年的数据统计,评审所占比例为59.34%,比2003年提高0.50个百分点;验收和结题在评价方式中分别占19.62%和21.04%。

(2)成果水平

  高水平成果继续保持高比例分布。2004年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比例较高,占40.28个百分点。

  2004年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绝大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上,占全年登记成果总数的近90%(见表8)。

表8 2002-2004年基础理论成果水平构成(%)


2002

2003

2004

 国际领先

17.82

15.84

17.00

 国际先进

42.24

38.57

40.28

 国内领先

24.73

34.75

30.75

 国内先进

8.83

8.52

10.25

 国内一般

6.38

2.32

1.72


(3)成果分布

  社会领域成果数量远大于经济领域成果。2004年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中,属于社会领域的成果占69.21%,比2003年提高3.24个百分点,属于经济领域的成果占30.79%;社会领域成果高出经济领域成果38.42个百分点(见图1)。

  农、林、牧、渔类成果明显增长。2004年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属于第一产业的占9.82%,比2003年减少0.24个百分点;属于第二产业的占12.25%,增0.89个百分点;属于第三产业的占77.93%,减少0.65个百分点。

2、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成果比例继续保持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登记应用技术成果27363项,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占67.72%,比2003年提高10.75个百分点;处于中期阶段和初期阶段的成果所占比例分别减少1.89个百分点和8.86个百分点(见表9)。

表9 2002-2004年应用技术成果阶段分布

类别

2002

2003

2004

成果数

比例(%)

成果数

比例(%)

成果数

比例(%)


初期阶段

4185

17.70

3755

13.99

3310

12.10


中期阶段

8268

34.96

7793

29.04

5521

20.18


成熟应用阶段

11196

47.34

15289

56.97

18532

67.72


合计

23649

100.00

26837

100.00

27363

100.00




(2)成果评价方式

  应用技术成果仍以鉴定为主要评价方式,但鉴定所占比例下降,验收、评估和行业准入所占比例上升。据对国家科技成果库中2004年的登记数据统计,鉴定评价方式所占比例为80.56%,比2003年下降2.85个百分点;验收、评估和行业准入的评价方式分别占11.768%、3.96%和3.73%,比2003年分别提高3.38个百分点、2.07百分点和0.91个百分点。

(3)成果分布

  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类应用技术成果比例基本持平。2004年登记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类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比例为36.12%,比2003年提高0.07个百分点;非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类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比例为63.88%,比2003年稍有下降,其中,软件类应用技术成果所占比例分别下降2.3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应用技术成果比例增长。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占15.30%,比2003年提高1.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即采矿业、制造业等占27.17%,比2003年减少2.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57.53%,比2003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社会领域应用技术成果比例上升。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社会领域的成果比例比2003年提高3.30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的社会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构成和社会的发展看,社会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构成会逐步提高(图2)。


(4)成果体现形式

  2004年登记成果仍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果为主。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新技术和新产品分别占42.98%和19.02%,二者合计占登记总量的62.00%。与2003年相比,新技术类应用技术比例略有增长,新产品类应用技术比例略有下降,农业、生物新品种类应用技术比例略有增长(见表10)。

表10 2002-2004年应用技术成果体现形式比例分布(%)

体现形式

2002

2003

2004

 新技术

42.76

40.75

42.98

 新产品

23.02

23.97

19.02

 农业、生物新品种

5.12

5.37

5.64

 新工艺

5.60

5.31

5.74

 新材料

3.37

3.57

3.14

 新装备

1.58

1.64

1.91

 矿产新品种

0.09

0.04

0.03

 其他应用技术

18.46

19.35

21.54


  标准构成以国家标准居多。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标准构成比例依次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占35.62%,行业标准占23.40%,企业标准占21.61%,国际标准占12.22%,地方标准为7.15%。

  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中发明专利授权比例微降,软件著作权比例微升(见图3)。

(5)成果应用情况

  稳定应用的应用技术成果保持很高比例。2004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稳定应用的应用技术成果比例达90.67%,比2003年略有下降,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成果比例上升(见表11)。

表11 2002-2004年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状态比例(%)

体现形式

2002

2003

2004

 新技术

42.76

40.75

42.98

 新产品

23.02

23.97

19.02

 农业、生物新品种

5.12

5.37

5.64

 新工艺

5.60

5.31

5.74

 新材料

3.37

3.57

3.14

 新装备

1.58

1.64

1.91

 矿产新品种

0.09

0.04

0.03

 其他应用技术

18.46

19.35

21.54


  成果未应用的原因仍以资金问题为主,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据2004年登记数据统计,成果未应用的各种原因所占比重依次是:资金问题占51.91%,市场问题占19.65%,技术问题占11.72%,政策因素占9.52%,管理问题占7.20%。资金问题仍是科技成果不能投入应用的主要原因。

3、软科学成果

(1)成果来源

  2004年登记的软科学成果共1518项,以地方登记的成果为主。其中,地方项目(地方计划和地方基金项目)占44.70%,比2003年提高2.23个百分点;部门项目(部门计划和部门基金项目)占25.05%,比2003年提高4.34个百分点;国家计划项目占6.40%,比2003年减少4.59个百分点。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和地方计划项目成果合计占成果总数的68.83%,比2003年提高4.69个百分点。

(2)成果评价方式

  软科学成果的评价方式仍以评审为主。根据2004年国家科技成果库中成果数据统计,软科学类成果的评价方式中,评审占76.54%,比2003年减少9.46个百分点;其他的评价方式中,验收占16.75%,比2003年提高4.48个百分点;结题占6.71%,比2003年提高4.98个百分点。

(3)成果水平

  成果总体水平提升。2004年登记的软科学类成果总体水平比2003年有所提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占软科学类登记成果总数94.09%,而且处于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在登记成果总数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见图4)。


(4)成果分布

  软科学成果中社会领域成果居多。2004年登记的软科学成果中,社会领域的成果占登记总数的62.87%,比2003年提高2.50个百分点,经济领域的成果仅占37.13%(见图5)。


  第三产业软科学成果快速增长。2004年登记的软科学成果领域,第一产业占7.27%,比2003年减少2.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11.66%,提高1.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81.07%,提高0.96个百分点。

附表

附表1  2002-2004年部门科技成果数量统计表

单位:项

序号

部门

总数

基础理论成果

应用技术成果

软科学成果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1

教育部

720

767

687

273

265

237

431

485

443

16

17

7

2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2018

2100

2327

37

100

102

1930

1914

2155

51

86

70

3

公安部

50

74

57

-

-

-

50

65

57

-

9

-

4

民政部

-

-


-

-


-

-


-

-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6

6

4

-

1

-

4

1

1

12

4

3

6

国土资源部

200

307

221

67

119

48

103

143

113

30

45

60

7

建设部

51

36

124

2

-

2

47

36

110

2

-

12

8

铁道部

66

48

21

-

-

-

66

48

21

-

-

-

9

交通部

35

92

51

1

-

1

23

68

40

11

24

10

10

信息产业部

54

1074

850

-

-

773

54

1074

49

-

-

28

11

水利部

57

45

43

-

-

-

57

45

43

-

-

-

12

农业部

91

77

90

-

3

2

86

67

83

5

7

5

13

商务部

7

-


-

-


-

-


7

-


14

文化部

2

2

3

-

-

-

2

2

3

-

-

-

15

卫生部

27

29

32

1

1

3

26

26

29

-

2

-

16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3

5

-

-

-

-

3

5

-

-

-

17

中国人民银行

75

89

111

-

-

-

75

89

111

-

-

-

18

海关总署

35

196

191

-

-

-

35

196

191

-

-

-

1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33

77

177

-

1

3

121

70

164

12

6

10

2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04

134

130

1

3

3

52

81

77

51

50

50

2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31

17

19

-

-

-

18

13

15

13

4

4

2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


-

-


-

-


-

-


23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673

615

-

19

63

-

627

506

-

27

46

24

国家体育总局

-

-


-

-


-

-


-

-


25

国家林业局

47

160

228

-

-

23

46

160

201

1

-

4

2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

5

7

1

-

-

1

4

4

-

1

3

2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8

15

25

-

-

-

18

9

19

-

6

6

28

中国科学院

639

582

632

235

222

198

393

359

427

11

1

7

29

中国地震局

68

48

60

21

12

14

40

32

39

7

4

7

30

中国气象局

17

6

30

-

-

-

17

6

30

-

-

-

3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151

205


3

-


146

201


2

4


32

国家粮食局

7

21

34

-

-

4

7

21

29

-

-

1

33

国家烟草专卖局

36

23

21

-

-

-

36

23

21

-

-

-

34

国家海洋局

59

57

44

17

20

5

36

34

38

6

3

1

35

国家测绘局

23

20

10

2

1

2

19

18

8

2

1

-

36

国家邮政局

53

64

61

-

-

-

29

30

13

24

34

48

37

国家文物局

6

-


-

-


6

-


-

-


3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15

9

-

6

2

-

7

7

-

2

-

3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76

266

463

-

-

-

276

266

463

-

-

-

4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656

437

454

30

23

23

626

414

431

-

-

-

4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

-


-

-


3

-


-

-


42

中国包装总公司

5

-


-

-


5

-


-

-


4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

8

7

-

-

-

-

8

7

-

-

-

4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72

-

141

-

-

-

72

-

141

-

-

-


合  计

5910

7778

7984

691

796

1508

4956

6645

6094

263

337

382


附表2  2002-2004年地方科技成果数量统计表

单位:项

序号

区域

省市

总数

基础理论

应用技术

软科学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

东部地区

北京市

443

955

976

51

221

120

354

641

746

38

93

110

2

天津市

1020

1203

1408

73

61

223

907

907

1159

40

235

26

3

河北省

1009

1087

1155

33

41

90

942

1011

1026

34

35

39

4

辽宁省

411

408

470

13

18

29

369

351

393

29

39

48

5

沈阳市

137

233

261

3

9

8

112

194

220

22

30

33

6

大连市

129

148

161

-

5

1

118

133

145

11

10

15

7

上海市

1418

1508

1629

110

97

70

1250

1281

1488

58

130

71

8

江苏省

1255

1268

1420

101

74

77

1153

1184

1343

1

10

-

9

南京市

117

150

101

-

-

-

111

139

89

6

11

12

10

浙江省

902

1013

861

135

11

13

722

977

847

45

25

1

11

杭州市

48

41

50

-

-

-

48

41

50

-

-

-

12

宁波市

125

274

221

-

7

16

117

260

191

8

7

14

13

山东省

3018

2896

3028

45

51

50

2853

2744

2885

120

101

93

14

济南市

220

226

200

-

-

-

216

222

195

4

4

5

15

青岛市

165

232

210

-

4

2

146

224

198

19

4

10

16

福建省

420

442

429

10

34

29

392

407

397

18

1

3

17

厦门市

92

105

110

3

5

5

88

100

102

1

-

3

18

广东省

622

669

684

50

61

44

560

604

631

12

4

9

19

广州市

186

103

116

9

-

4

167

100

106

10

3

6

20

深圳市

272

282

379

4

6

2

262

272

375

6

4

2

21

海南省

71

85

101

10

9

22

59

76

79

2

-

-


东部小计

12080

13328

13970

650

714

805

10946

11868

12665

484

746

500

22

中部地区

山西省

359

282

349

22

35

12

294

247

297

43

-

40

23

吉林省

374

538

553

20

32

40

349

492

501

5

14

12

24

长春市

17

82

45

-

-

1

17

78

44

-

4

-

25

黑龙江省

996

986

998

37

54

48

916

860

853

43

72

97

26

哈尔滨市

95

147

169

1

2

9

90

134

153

4

11

7

27

安徽省

406

436

493

38

22

38

363

407

453

5

7

2

28

江西省

121

139

150

2

-

-

114

139

150

5

-

-

29

河南省

716

1011

1055

46

50

51

605

902

916

65

59

88

30

湖北省

775

673

750

40

19

14

693

627

697

42

27

39

31

武汉市

210

305

268

-

-

9

179

225

229

31

80

30

32

湖南省

965

836

943

23

76

100

907

727

786

35

33

57


中部小计

5034

5435

5773

229

290

322

4527

4838

5079

278

307

372

33


内蒙古自治区

366

340

308

30

18

17

319

311

281

17

11

10

34

广西壮族自治区

291

306

332

2

6

7

266

287

311

23

13

14

35

西部地区

重庆市

219

298

320

26

29

43

156

225

241

37

44

36

36

四川省

484

514

531

25

26

16

428

448

471

31

40

44

37

成都市

165

203

161

3

1

1

147

190

147

15

12

13

38

贵州省

150

152

162

21

20

21

129

129

141

-

3

-

39

云南省

552

597

575

33

39

23

489

513

506

30

45

46

40

西藏自治区

29

10

13

4

-

-

25

10

13

-

-

-

41

陕西省

347

382

332

54

57

52

280

317

264

13

8

16

42

西安市

104

122

105

1

2

-

84

92

81

19

28

24

43

甘肃省

556

547

616

-

-

-

525

524

591

31

23

25

44

青海省

49

100

122

4

1

12

38

91

94

7

8

16

4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33

114

179

2

4

4

121

102

160

10

8

15

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7

232

218

9

1

8

193

225

206

5

6

4

47

新疆兵团

21

28

19

-

2

-

20

22

18

1

4

1


西部小计

3673

3945

3993

214

206

204

3220

3486

3525

239

253

264

地方合计

20787

22708

23736

1093

1210

1331

18693

20192

21269

1001

1306

1136


附表3  2002-2004年科技成果来源分布

单位:项

课题来源

全国

地方

部门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国家科技计划

4798

4214

2921

3119

1780

1953

1679

2434

968

 其中:863计划

272

1735

585

178

292

384

94

1443

20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1212

1715

1087

954

1059

783

258

656

304

*基础研究计划

-

566

986

-

293

596

-

273

390

*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

-

72

132

-

48

74

-

24

58

*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

126

131

-

88

116

-

38

15

部门计划

4062

5550

4707

2036

2117

2248

2026

3433

2459

地方计划

6994

7613

7309

6678

6962

6767

316

651

542

国家基金

1240

-

-

716

-

-

524

-

-

部门基金

854

993

1088

622

681

756

232

312

332

地方基金

1570

1591

1593

1423

1407

1393

147

184

200

民间基金

64

92

99

62

86

92

2

6

7

国际合作

226

225

189

160

156

130

66

69

59

横向委托

904

923

965

708

742

734

196

181

231

自选

8458

8839

8798

7723

7931

7916

735

908

882

其他

2143

2210

2748

1649

1654

2261

494

556

487


注:*系指在2002年,基础研究计划、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未分项统计,而是合计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其他”项,合计数是:全国3314,地方1987,部门1327。

附表4 2002-2004年高新技术成果比例分布

单位:%

高新技术领域

全国

地方

部门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自然、生态、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20.57

20.43

21.07

24.28

24.12

26.03

6.04

10.26

7.24

环境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6.69

5.37

5.52

6.79

5.83

5.54

6.31

4.09

5.44


环境保护

6.06

6.99

6.55

6.31

7.49

7.15

5.09

5.59

4.90


地球、空间与海洋

3.15

3.26

2.98

1.90

2.27

2.16

8.05

5.98

5.25


合计

36.47

36.05

36.12 

39.28

39.71

40.88 

25.49

25.92

22.83 

非自然、生态

电子信息

14.38

16.13

15.42

12.22

12.00

11.06

22.85

27.56

27.60

、环境领域

软件

8.21

10.28

7.92

8.19

8.80

8.26

8.29

14.36

6.97


航天航空

6.37

3.76

4.33

4.56

0.89

0.80

13.45

11.68

14.16


光机电一体化

11.17

11.00

11.71

11.27

12.07

11.82

10.79

8.05

11.41


新材料

10.43

11.20

10.89

10.46

12.80

11.58

10.31

6.80

8.97


核应用技术

1.15

0.37

0.35

0.39

0.35

0.36

4.11

0.42

0.33


农业

11.82

11.21

13.26

13.63

13.38

15.24

4.71

5.21

7.73


合计

63.53

63.95

63.88 

60.72

60.29

59.12 

74.51

74.08

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