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English| 网站导航 | 主任邮箱 | 工作邮箱 | 联系我们
    首 页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国家科技奖励         省部科技奖励    
    社会科技奖励         国外科技奖励          科技动态         党史学习教育         下载中心         科技要闻    
国家科技奖励
奖励介绍
获奖人介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人情况简介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文俊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袁隆平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黄 昆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 选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金怡濂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刘东生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永志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叶笃正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孟超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李振声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闵恩泽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征镒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忠诚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徐光宪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谷超豪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孙家栋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师昌绪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振义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谢家麟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良镛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郑哲敏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小谟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张存浩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程开甲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于敏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赵忠贤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屠呦呦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泽山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侯云德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刘永坦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钱七虎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黄旭华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曾庆存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顾诵芬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大中
首 页 >> 国家科技奖励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获奖人介绍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孟超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他1956年起从事肝脏外科事业。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他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我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90年代的48.6%和本世纪初的53.2%,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我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 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现更名为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奖励为我国肝胆外科事业做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我国,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五十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吴孟超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医学事业。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国际肝胆外科界享有较高的威望。他教书育人,提携后骏,培养出大批肝胆外科专家。

 
国家科技奖励  |  省部科技奖励  |  社会科技奖励  |  国外科技奖励  | 
网站导航 | 主任信箱 | 工作邮箱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10-68598485
地址:中国·北京2143信箱三里河路54号| 邮政编码:100045| 京ICP备05036738号